旌举、 旌信、 旌儒庙、 旌典、 旌别、 旌劝、 旌劳、 旌叙、 旌命、 旌善、 旌善惩恶、 旌嘉、 旌夏、 旌大、 旌奬、 旌孝、 旌宠、 旌密、 旌尚、 旌崇、 旌币、 旌帛、 旌帜、 旌帷、 旌幡、 旌干、 旌庸、 旌延、 旌异、 旌弓、 旌引、 旌德、 旌忠、 旌恤、 旌戟、 旌扬、 旌招、 旌捷旗、 旌擢、 旌斾、 旌斿、 旌旃、 旌旄、 旌旆、 旌旐、 旌旒、 旌旗、 旌旗卷舒、 旌旗蔽天、 旌旗蔽日、 旌旗蔽空、 旌旛、 旌旝、 旌旟、 旌显、 旌智、 旌木、 旌枻、 旌栧、 旌棨、 旌毦、 旌甄、 旌甲、 旌盖、 旌直、 旌祀、 旌竿、 旌简、 旌繁、 旌纛、 旌罕、 旌羽、 旌舆、 旌色、 旌节、 旌节花、 旌蒲、 旌表、 旌褒、 旌贤、 旌贲、 旌赏、 旌车、 旌轩、 旌録、 旌钺、 旌铭、 旌门、 旌闾、 旌阳、 旌阳宅、 旌麾、 旌鼓
弧旌枉矢、 心旌摇摇、 心旌摇曳、 悬旌万里
丹旌、 云旌、 仙旌、 凫旌、 前旌、 匦旌、 危旌、 县旌、 后旌、 告善旌、 善旌、 回旌、 宠旌、 客旌、 帘旌、 干旌、 弓旌、 心如悬旌、 心旌、 悬旌、 戍旌、 抗旌、 摇旌、 文旌、 旃旌、 旄旌、 旆旌、 旐旌、 旒旌、 旗旌、 明旌、 柳旌、 树旌、 油旌、 王旌、 电旌、 竿旌、 绥旌、 翆旌、 聄旌、 节旌、 茅旌、 获旌、 虞旌、 虹旌、 表旌、 襧旌、 请旌、 进善旌、 连旌、 铭旌、 阴旌、 霓旌、 青旌、 青雀旌、 靡旌、 风旌、 驻旌、 麟旌、 麾旌
旌的拼音:jīng,阴平调,声母为j,韵母为īng。
旌的繁体字:旌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旌的部首:方部。
旌的笔画:11画;旌字繁体字多少画:11画;旌字康熙字典多少画:11画。
旌的笔顺:旌的笔画顺序为丶一フノノ一ノ一一丨一ノ一フノノ一ノ一一一一,书写为点、横、横撇、撇、撇、横、撇、横、横、竖、横、撇、横、横撇、撇、撇、横、撇、横、横、横、横。
旌字五行属什么:属金;与旌字相同五行属金的起名用字有:玉、小、金、静、超等五行属金的字。
旌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10701人次
旌字取名的寓意:寓指独特、出色、显扬之意。
旌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功勋卓著、载誉而归、誉不绝口之意。
旌字取名的含义:旌字含义为旗子、旌旄、旌信、旌别之义。
好听的带旌的名字:
旌骅、 旌旗、 旌丞、 旌强、 旌喆、 旌诚、 旌曜、 珂旌
旌拼音 jīng 旌部首 方 旌笔画 11 注音 ㄐㄧㄥ 繁体字 旌 部首笔画 4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捺横折撇撇横撇横横竖横 旌的意思、基本信息 旌五笔86:YTTG 旌五笔98:YTTG 五行:金 UniCode:U+65CC 四角号码:08215 仓颉:YSOHM GBK编码:ECBA 规范汉字:4942 旌的解释● 旌
jīng ㄐㄧㄥˉ
◎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铭(旧时丧礼,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
◎ 表扬:旌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旌 jīng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 同本义 [banner]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3)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4) 古代旗的总称[flag]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6)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tally]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
词性变化
◎ 旌 jīng
〈词性:动〉
(1) 表彰 [cite;honor;commend]
旌其所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3) 识别[distinguish]
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
(4) 又如:旌别(识别;区别)
(5) 发挥[bring into play]。如:旌智(发挥智慧)
(6) 表识;表明[state clearly;indicate]。如:旌信(表明诚意)
[①][jīng]
[《廣韻》子盈切,平清,精。]
亦作“旍1”。
(1)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2)泛称旗帜。
(3)表识;表明。
(4)识别。
(5)表彰。
(6)古代使者所持的节。参见“旌節”。
(7)发挥。参见“旌智”。
(8)通“精”。参见“旌密”。
音韵参考
[上古音]:耕部精母,tzieng
[广 韵]:子盈切,下平14清,jīng,梗開三平清精
[平水韵]:下平八庚
[唐 音]:*tzi?ng
[国 语]:jīng
[粤 语]:sing1zing1
[闽南语]:cheng1,se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